陈大羽画鸡 | 美润心田 |
鸡雏喜成群(国画) 93×68厘米 1963年 陈大羽 中国美术馆藏
陈大羽是我国大写意花鸟大家。齐白石对他赞赏有加,称其为“赵吴之后,独见陈君”。陈大羽尤善画鸡,民间有“白石虾虫悲鸿马,可染水牛黄胄驴,苦禅老鹰大羽鸡”的说法。他笔下的鸡笔墨洗练,意趣丰富,有着独特的美感。为了画好鸡,陈大羽曾画过习作上万张。他喜爱画鸡、常年养鸡,还经常到养鸡场观察鸡,了... 详细>> |
|
|
敦煌画稿是如何生成的? |
《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 胡素馨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简称《敦煌画稿》)一书经过20年漫长的翻译和出版过程,中文简体版近日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对于每一个研究敦煌壁画,或是对敦煌壁画创作过程感兴趣的人而言,这本书都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该书英文版《视觉盛宴:七到十世纪中国和中亚的佛教壁画实践》于2004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德国海德... 详细>> |
|
|
审美的共相和殊相——评马萧新书《好画500年》 |
当21世纪的观众驻足于米兰的圣玛利亚感恩教堂,欣赏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时,往往将其视为天才灵感的迸发。这种将艺术创作简化为纯粹个体精神产物的认知,恰是马萧在《好画500年》中探讨的有趣议题之一。作者通过对15至19世纪末的欧洲艺术生态的系统考察,揭示了在赞助人制度构建的规则框架内,艺术家以创造力突围的永恒博弈。这种动态平衡的打破与重建,恰恰是艺术史最有魅力的一面。
在文艺复兴至现代主义... 详细>> |
|
|
《这就是中国画》:让美术史走进大众生活 |
《这就是中国画:500幅宝藏名画读懂5000年中华文明》 马子雷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就是中国画:500幅宝藏名画读懂5000年中华文明》(简称《这就是中国画》)一书,带领读者走入一个由笔墨丹青构筑的艺术世界。它不仅是一本关于中国画的美术史读物,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一次对中华文明的深情回望。
传统的美术史著作素... 详细>> |
|
|
拍X光、照CT,青铜器修复中的“黑科技” |
工作中的张珮琛 受访者供图
青铜器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历经岁月沧桑,许多出土的青铜器文物都出现残缺、变形、腐蚀等病害,修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科技手段在青铜器修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传统修复技艺注入了新活力。张珮琛作为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研究馆员、国家级非遗项目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亲身经历了科... 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