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林个展“美的森林”在蓉开幕,这幅新画原型为大熊猫“花花” |
韩美林以大熊猫“花花”为原型创作的新画
4月21日下午,“美的森林——韩美林艺术展”在成都市美术馆A区举办了盛大的开幕式,展览将从4月22日持续至7月10日。
本次展览以“美的森林”为题,寓意着韩美林的艺术宇宙如同繁茂的森林。展览以韩美林70余载的创作生涯为主线,通过“上古绵延”“乡野灿烂”“万物可爱”三大主题板块,呈现其扎根中华文明、融汇传统与现代的探索,展现韩美林艺术创... 详细>> |
|
|
“精研古法 博采新知——湖社名家作品展”启幕 |
展览现场。高凯摄
“精研古法 博采新知——湖社名家作品展”日前在于琉璃厂西街重装开业的人美画廊启幕,展览遴选了35幅金城及徐世昌、俞云等29位湖社名家的经典之作。
湖社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重要的学术组织,由金城长子金开藩和金城众弟子创立,秉持“精研古法,博采新知”的宗旨,致力于延续传统绘画技法与审美理念,同时探索中国画契合时代需求的发展路径,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详细>> |
|
|
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 |
博物馆文物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印记。当下,博物馆文物的维护与推介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课题与发展契机。数字技术的涌现,为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开辟了新路径。本文着眼于相关创新范式与技术实践,力求为博物馆系统提升文物保护和传承效能提供借鉴。
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
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数字化保护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分辨率摄影及三维扫描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文... 详细>> |
|
|
米勒与库尔贝画作对比研究——以《拾穗者》《路遇》为例 |
19世纪法国两位伟大的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与让·弗朗索瓦·米勒都以其现实主义画作闻名,一生创作出了许多伟大的画作。米勒出身于农民家庭,对民间农事活动有着真挚的感情,其画作多描绘底层劳动人民务农场景,多具有现实意义。画风朴实、敦厚、浓郁,有着平静但又不平凡之情调。他热爱生活,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对艺术的热爱,用画笔记录生活和现实。而库尔贝出身农场主家庭,家境殷实,一生曲折坎坷。他天赋聪颖、相貌出众,既高傲自大、... 详细>> |
|
|
浅谈岭南画派纪念馆的建筑空间叙事 |
岭南画派是20世纪初期崛起的中国画流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这一画派推动了传统水墨的现代化转型,还以其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成为近代中西艺术交流的缩影。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何通过实体空间传承岭南画派的精神内核,成为当代建筑与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建筑的功能逐渐转向空间叙事。建筑空间叙事指通过空间布局、材料语言、流线设计等将抽... 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