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使用减笔字的钱币 |
我国最早使用减笔字的钱币是太平天国时期铸造的太平天国背“圣宝”。钱文中的国字既不是繁体字的“國”,也不是简化字的“国”,而是“囯”字。 详细>> |
|
|
湖南石门发现了大批古钱币古籍 震惊省内外专家 |
12月上旬,石门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白云乡鸡鸣桥村和皂角市镇丫角山两地进行文物普查时,分别征集到一批罕见的北宋铜钱和古籍线装书。这些发现,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该县馆藏,而且它的研究价值震惊了省内外专家。
这批铜钱是农民吴远生在修建新房时挖出来的,当时这些古钱装在一个高45厘米,直径30厘米的陶罐中,保存相当完好,重约30公斤。据考古专家现场勘探后初步断定,此处为一古钱币窖藏,时代为北宋中晚期,形制分为小平钱、... 详细>> |
|
|
我国领导人手书的钱币 |
1986年为纪念“国际和平年”,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20日发行了金质、银质、铜镍质的“国际和平年”纪念币。三种材质铸币的正面是国徽图案,上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下方是1986年年号。背面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访问日本国时,向日本人民赠送的珍贵礼物——“和平鸽与少女”雕像图案,胡耀邦同志手书的“和平”二字... 详细>> |
|
|
真假难辨的“洪武牧牛钱” |
“洪武通宝”,是明朝通行的货币,铸于朱元璋洪武年间。存于后世的一种背面铸有牧童骑牛图案的“洪武通宝”,即所谓“洪武牧牛钱”,因其在正史中无明确记载,“牧童骑牛”的图案又巧合了传说中朱元璋的童年经历,究竟它是官方所制的纪念币,还是民间私铸的花钱,抑或是后世的伪造……藏界一直颇多争议。
《明史》... 详细>> |
|
|
一套关东币引出大连货币战争史 |
喜爱收藏的郗先生最近收来一套“关东币”,据说,这套“关东币”是金州一农户在维修房屋时,无意中从墙壁里发现的。
郗先生抱着学习的心态才收藏下这套“关东币”,他很想弄清楚有关“关东币”的一切。究竟“关东币”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呢?近日本报记者邀请本市钱币收藏专家王晓光,讲述“关东币&rdq... 详细>> |
|
|
人民币稀缺度评定方法 |
人民币稀缺度主要根据票币的存世量来评定。这可从票币的发行年代、面值大小、冠号的位数以及收回方式等作为评定标志。
1.发行年代标志。一般来说,人民币发行年代越早越稀缺,因为纸币不能长期保存,它可因各种原因被破坏、毁损和废弃,包括天灾人祸。例如: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年代最早,其存世量相对很少,故较稀缺。又如:第三套人民币中发行最早的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和1962年版背绿1角券,现在已很难见到,是第三套人民币中最稀缺的两张... 详细>> |
|
|
投资金币宜谨慎 |
随着邮币卡价格的全面下调,收藏市场资金积极寻找新的投资点,于是相中了发行量少(一般在万枚以内)的金币板块。由于金币板块盘子小,因此投资资金使其价位始终居高不下。但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金币板块的价格基础并不 牢固,投资有一定的风险,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首先,金币的收藏基础并不广泛。尽管钱币收藏由来已久,金币的发行量也颇为有限。但由于金币相对其他材质的纪念币成本高,因此价格不菲,动辄数百上千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 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