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小”古瓷的收藏价值 |
|
“三小”古瓷的收藏价值
古代瓷器是中国传统收藏品的大项,也是当代收藏爱好者十分重视的投资项目。在众多的古瓷收藏者中,不少人存有重官窑轻民窑、贪大件舍小件、求大名头弃小名头等观念。有的人总想有朝一日能捡个大漏,收藏到一件“镇家之宝”。笔者认为,当今古瓷收藏须重视“三小”,即小窑口古瓷、小名头古瓷和小件古瓷。
■朴拙之美的小窑口古瓷 ... 详细>> |
|
|
|
| 鉴赏名家-马未都 |
|
马未都,汉族,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城,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从1980年起,马未都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十余年里他以瘦马等为笔名发表小说、报告文学等上百篇,后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他从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接着他还写了《... 详细>> |
|
|
|
| 鉴别过渡时期的瓷器 |
|
战国时期在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以及湖南南部的广大地区,普遍使用原始瓷,特别是江、浙、赣一带,更为盛行。它们的生产规模和产量比西周和春秋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江、浙、赣一带的原始瓷,胎成灰白色。山西侯马、浙江绍兴富盛和萧山茅湾里出土的原始瓷碎片,经测定:胎内Fe2O3和TiO2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侯马1.97、1.25;富盛2.12、1.18;茅湾里1.68、0.7。
... 详细>> |
|
|
|
| 宋汝官窑瓷片的识别要领 |
|
目前市场上不少宋汝窑、官窑瓷片鱼龙混杂,有的是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有的是宋龙泉仿官的,有宋临汝、民汝窑出的,也有是新仿打残的假瓷片。怎样看待这些标本,它与传世器有何区别?
1.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窑器成品,与传世的官窑器有明显差异。因为在当时,它们就因不合格才打碎下埋的。几年前,我见到杭州的瓷友拿了两大箱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址出的标本,可以说,能看上眼的只有几片。其他... 详细>> |
|
|
|
| 中国瓷器:一鸣惊人的背后 |
|
7月13日,在伦敦举行的佳士得“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只绘有鬼谷下山图的中国元代青花罐以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元,折合美元2770多万元)的成交价,让这件中国瓷器成为全世界最昂贵的陶瓷艺术品和亚洲最昂贵的艺术品。这一消息立刻让收藏界为之一震。此前,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最高记录为930万美元。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全球艺术品市场上“三极跳”的升幅意味着... 详细>> |
|
|
|
| 二、清中叶景德镇瓷器概述 |
|
——嘉庆、道光、咸丰三朝
嘉庆(1796-1820年)
1795年,做了六十年皇帝的弘历宣布退位,由皇太子 琰即皇帝位,嘉庆朝由此开始。经历了康、雍、乾三朝烧瓷的黄金时代后,景德镇官瓷的制作已明显地不如乾隆朝,这一方面可能是乾隆中晚期以来已经下降的烧造水平,在本朝进一步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可能是新皇帝没有乃祖乃父嗜好瓷器的雅兴,所以,本朝留存下来的嘉庆宫窑传世品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制作... 详细>> |
|
|
|
| 中国五彩瓷海内外反差大 |
|
中国古瓷器在海内外拍坛上一直十分抢眼,专家蜂拥而至,拍价屡创新高。但如果仔细辨别的话,会发现在国内瓷器拍卖专场上,拍卖成交价名列前茅的往往不是青花瓷,就是粉彩瓷,而作为瓷器中重要门类———五彩瓷始终默默无闻,不要说成交价,就是起拍价也大大低于青瓷和粉彩瓷。
但与此相反,五彩瓷在海外拍坛上大放光彩,已成为各大藏家重金争夺的宠儿,有许多拍卖纪录几乎都是海外拍卖会所创造的。市场人士认... 详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