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佛头”现身泰国文促会 |
每年4月13日至15日是泰国传统新年宋干节,也称泼水节,是泰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4月12日,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更好的开展民间外交,向中泰金色50年献礼。宜兴市金石传拓研究会会长朱卫刚博士率团远赴泰国,将宜兴紫砂壶与“唐代佛头”高浮雕全形拓作品作为礼物馈赠给泰国中华文化促进会,泰国文促会会长、泰国前国会主席、前副总理颇钦·蓬拉军博士深表感谢,表达了对宜兴紫砂文化金石传拓艺术的喜欢以及对从事中国传统手工艺匠人... 详细>> |
|
|
以AI为支点 撬动美育无限可能 |
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美术教育生态。从课堂实践到跨学科创新,从技能传授到人文素养培育,AI与美术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突破了传统教育边界,更催生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AI浪潮下,美术教育究竟该何去何从?机遇之下是否有隐忧?
AI融入课堂,传统教学玩出新花样
“以前在课本上看《步辇图》只能看到静止的画面,今天通过AI对话系统,我竟然和画里... 详细>> |
|
|
美术教育,借AI之力谋新篇 |
“Look in my eyes, tell me
why!”唐伯虎在屏幕上挑眉发问,王羲之在直播间激情开麦……最近,“老祖宗在线怼人”
的视频火爆全网。借助AI,包括书画家在内的众多历史名人纷纷“复活”,带着岁月沉淀,操着网络热梗,和现代人唠得火热。这股复古潮可不只是图个乐,它也悄然给美术教育递上一把创新钥匙,解锁诸多可能。正如网友调侃:“知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大脑。”
顺着... 详细>> |
|
|
《何物》:墨色阶梯间的交响 |
《何物》由同一开本、两个不同翻阅方向的部分组成。
【书衣之美】
“那些‘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日常之物,越来越让我着迷,享受描绘日常的这份安静,挺好。”在这本名为《何物》的书中,收录了独立策展人何明精细的器物绘画。书中所绘器物都是他家中购置的日用老物件,每幅作品辅以简短的字句,书写着作者的所思所感,揭示了器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和个人记忆。该书由设计师赵清担纲装帧... 详细>> |
|
|
山林胜景皆入画境——画家笔下的北京“三山五园” |
【览事速递】
春光明媚,漫步山川,行走园林,目力所及皆是画境。
画家如何表现山林胜景?正在北京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展出的“京西揽胜——北京画院艺术家笔下的三山五园展”上,观众可以寻赏画中佳境,品味笔墨丹青中的古景新韵。
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郊沿西山到万泉河一带皇家园林的总称,包括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等皇家园林,以及... 详细>> |
|
|